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兩週年,美國白宮公布兩年成果,半導體和電子領域宣布美國本土投資金額超過 3,950 億美元,並創造超過 115,000 個就業機會。
美國白宮新聞稿指出,兩年前拜登總統簽署《晶片和科學法案》,目的在重建美國半導體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支撐全球供應鏈,並加強國家和經濟安全。美國數十年前發明了半導體,並生產世界近 40% 晶片,但今天只有全球 10% 產能,且未生產最先進晶片。《晶片與科學法案》藉投資美國半導體製造、研發和人才近 530 億美元,以改變局面。
已有數十家公司承諾投資美國半導體超過 3,950 億美元,很大程度就是受《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推動,美國商務部已與 15 州 15 家公司簽署初步協議,提供半導體製造專案合計超過 300 億美元直接資金和約 250 億美元貸款。
另支持超過 115,000 個直接建築和製造業工作,並投資勞動力發展和培訓,有助確保美國工人製造更多晶片。美國希望到 2032 年生產全球近 30% 先進半導體晶片,《晶片與科學法案》前近乎零。
《晶片與科學法案》的一部分,拜登政府還經技術中心投資區域,以刺激各地創新中心。藉重新競爭計畫投資,以振興聯邦投資常忽略的地區,並發展半導體生態系統研發和勞動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