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生產非矽晶片的新創公司 Pragmatic Semiconductor 警告,如果政府不盡快公布晶片計畫,就要遷到海外了。執行長 Scott White 坦言,繼續留在英國經營和生產必須有經濟意義,
若國外有更高經濟利益和政府支持,那搬家就是明智的決定。
英國專門從事複合半導體設計、智慧財產權、研究和製造,劍橋晶片設計商 Arm 更授權晶片給全球約 95% 智慧手機。
英國半導體公司 IQE 也警告,如果政府沒在半年內採取行動,可能會搬到美國或歐盟。IQE 執行長 Americo Lemos 坦言,雖然很想留在英國發展,但也必須照股東要求做,找尋賺錢的地方。
對業界輿論,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會致力支持英國極其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確保有彈性供應鏈,戰略會盡快公布。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提撥 520 億美元促進國內半導體製造,歐盟為歐洲半導體業提撥 430 億歐元,目標 2030 年全球半導體市占率達 20%。受美中科技戰影響,中國也開始改變晶片戰略,據報導很可能準備超過 1 兆人民幣的一籃子計畫。
英國科技業高層認為,英國很可能沒那種財政火力提供大膽支出計畫,但承諾投資幾百萬、提供稅收優惠,或讓高科技人員更容易移民,都是能執行的計畫。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面臨多位晶片老闆的壓力,迫使他必須趕快想出戰略。英國半導體戰略原定去年推出,但因政治不穩定延後。
英國量子運算新創公司 Oxford Ionics 聯合創辦人 Chris Balance 透露,目前聽到的傳聞是任一天都可能推出戰略,英國政府 4~5 個月來一直在進行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