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 在年會活動網頁上發布劉德音談話,他指出,新冠疫情延燒已快3年,加上中美貿易戰、以及地緣衝突(烏俄戰爭、兩岸緊張)情勢不斷升高,加深對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衝擊,面臨的挑戰比之前更加嚴峻;然而,過去一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此產業鏈中依舊締造了「製造第一、封裝測試第一、IC 設計第二」的亮麗成績。
根據TSIA統計,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已突破4兆元,預估2022年台灣IC產業產值達4.88兆元,較2021年成長19.7%。
劉德音表示,TSIA向來致力於加強人才培育及推廣,期望年輕精英人才能進入前瞻半導體領域,一起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前景共同努力、再創產業高峰。
至於企業永續發展方面,劉德音提到,TSIA全體會員亦積極研擬完善的ESG策略,並持續發揮影響力與嬴得社會信任;當然也需政府擬訂具體長遠的水、電、土地、環境政策,訂定前瞻、可行的環境法規,以促使產業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就外在環境方面,劉德音提到,美中貿易衝突,以及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對所有行業都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包括半導體產業;而中國政府近年來對其在地半導體產業的推動從未停歇,包括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產業、以及人才、稅賦、資金、設備及內需市場上,大力支持其本土業者;美國政府也通過晶片科技法案,大力扶植在地研發與製造。
因此,劉德音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合與消長已是進行式,期待台灣產官學界在半導體產業創新研發、育才、留才、智財權的保護等相關產業政策上,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措施,以維護台灣最關鍵的半導體產業優勢。最後,他也期許,面對現今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機會,TSIA全體會員能一起攜手努力,持續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取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