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由於先前吸引外國半導體商設廠的計畫,因為補貼比例過低而失敗,印度政府準備加碼補貼額度。根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政府計畫編列7600億印度盧比(新台幣2785億元)預算,在未來6年內,補助外商到印度設立逾20座半導體設計、零組件製造和顯示器製造廠,此舉有助於印度成為電子製造中心。
印度時報11月初報導,印度政府即將公布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生產連結補貼計畫,以推動半導體在印度製造,多個部會官員正積極與台積電、英特爾、超微半導體(AMD)、富士通、聯電等外國半導體廠商進行討論。
印度1高級官員表示:「透過不同的生產連結補貼機制,印度政府試圖拓廣印度製造和出口的範圍,而半導體政策將協助深化印度的製造基礎。」
印度政府的目標包括,吸引外商設立1到2座顯示器製造廠,各10座半導體設計和零組件製造廠,在全球半導體短缺之際,這將為印度成為電子製造中心鋪路。
這項計畫可能在下週送交印度內閣批准,之後印度電子資訊產業技術部(MeitY)將公布計畫細節,並邀請有興趣的外商申請。
印度政府在將近1年前就邀請外商赴印度設立晶圓廠,但行動宣告失敗,因為印度政府提供的資本補貼最多只有40%。
包括台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等半導體大廠近期都公布超過1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如果印度能吸引到上述國際大廠到印度設廠,將能降低對進口半導體的依賴,協助印度實現半導體自主。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師趙漢(Kanishka Chauhan)表示,半導體短缺已影響全球幾乎所有產業的生產目標,因為從汽車、電視、桌上型電腦、耳機、甚至洗衣機,都會用到半導體,印度政府公布這項政策的時機恰到好處。如果這項政策能吸引到一些晶圓代工廠到印度設廠,這將是推動印度半導體自主的一大步。
●消息出處:自由財經
●相關網址: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6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