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政府即將推出1項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持和生產連結補貼計畫(PLI),以推動半導體在印度製造,多個部會官員正積極與台積電、英特爾、超微半導體(AMD)、富士通、聯電等外國半導體廠商進行討論。
這項雄心勃勃的計畫是由印度總理辦公室負責協調和監督,多名部會首長也參與其中,希望能儘速讓這項計畫定案,以吸引外國半導體製造商來印度設廠;目前,美國、歐洲也在招攬這些廠商。
印度政府最近曾就此舉行1場高層會議,與會官員包括印度電信部長瓦什納(Ashwini Vaishnaw)、首席科學顧問KVijayRaghavan、政府智庫Niti Aayog成員VK Saraswat、以及來自產業界和學界的代表。
報導說,印度政府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對於半導體廠商的資本支出給予財務支持,對特定元件進口給予關稅減免,以及讓他們從「電子元件和半導體製造促進計劃」(SPECS)和PLI獲益。
目前,印度所需的半導體幾乎都要靠進口,到2025年,預估進口需求將由目前的240億美元激增至約1000億美元。印度先前招攬外商赴印度設半導體廠的努力已宣告失敗,主要因為半導體製程複雜,除了需要供應無虞的乾淨水源和電力外,還需要大量投資。
儘管晶片設計被視為印度的強項,印度卻缺乏晶圓生產工廠,但武肺疫情爆發後,許多全球企業尋求「中國加一」的採購策略,可能有助於印度取得半導體投資。
印度政府有信心,該國規模龐大且成長快速的電子產品市場,加上國防、汽車、太空、5G和物聯網等新時代技術,將會促使這些外國半導體廠商赴印度設廠。根據印度政府預估,到2025年,印度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將達3500億美元至4000億美元之間。
●消息出處:自由財經
●相關網址: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2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