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News & Events

2023.03.27產業相關訊息

超越中國、直逼台灣!南韓明年晶片設備支出將大增41%

南韓預料明年對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的支出額將超越中國大陸,這是美國出口管制行動重塑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跡象之一。屆時,南韓半導體設備支出額也將躍居全球第二大,直逼台灣。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資料,整體而言,全球明年半導體設備支出額預期成長21%至920億美元,逆轉今年減少22%的走勢。今年半導體業主要受晶片需求減與庫存較高拖累。

 

其中,南韓在2024年對晶片製造設備的投資額可能增加41.5%至210億美元,相較下,大陸只會增加2%至166億美元。

 

根據SEMI的資料,台灣明年預料依然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支出國,預期明年相關支出成長4.2%至249億美元,日本則成長至70億美元。

 

上述數據凸顯出,在美國迫使大陸更難以從荷蘭艾司摩爾(ASML)這類設備商進行採購之際,大陸難以取得重要機台來改善晶片生產。隨著荷蘭與日本政府加入美國為首、對大陸實施出口限制措施的行列,來自輝達(Nvidia)、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公司的最先進晶片與設備持續無法落入大陸手中。

 

包括應材、科林研發和磊在內的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商,預料今年將因美國對大陸採取限制措施而損失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晶片製造業者對於經濟和政治霸權的競賽尤其重要,原因是它們生產可用於人工智慧(AI)、自駕車與其他對提高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技術所必備的先進晶片。舉例來說,OpenAI的ChatGPT是由數萬片輝達的A100晶片組合成具功能性的超級電腦構成,而輝達的A100晶片已經禁止賣給大陸。

 

南韓有很大一部分記憶體晶片是在大陸生產,而且日益瞭解到美國的不安,南韓現在正尋求在本國境內蓋晶圓廠。該國也把晶圓代工視為經濟的最大成長引擎之一。

 

南韓總統尹錫悅本月稍早宣布計劃在首爾南部之處建立晶片生產聚落,已獲三星電子點頭投資300兆韓元(2,300億美元)。三星也正在美國德州蓋一座半導體廠,以便在美國贏得更多晶圓代工業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