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News & Events

2022.11.16產業相關訊息

半導體鏈4Q自爆地雷拚重生 11、12月眾廠營收預估慘烈

全球景氣疲弱不振,半導體、電子產業營運最糟情況預計落在2022年第4季及2023年首季,不少業者更已提前在第2季、第3季就已顯現疲態。其中,終端PC、手機品牌與IC設計業者等供應鏈業績迅速反轉向下,多家大廠接連示警庫存降至正常水位至少要數季時間消化。

半導體業者表示,面對庫存去化緩慢,而需求也未見顯著拉升,多家業者已體認,認清現實提前將所有地雷在第4季自爆,危機利空因子全面揭露,等待2023年再出發。

半導體業者表示,當海水退潮時,就知道誰在裸泳,全球市況劇變讓眾廠來不及反應,2022年上半就已有業者顯露疲態,但當時儘管政經環境動盪不好,市場氛圍還沒那麼糟,直至下游停止拉貨、多家大廠開始砍單,終端需求低迷、庫存滿倉已難搶救現實狀況終傳導至上游半導體,火燒連環船全面上演。

第3季供應鏈陸續揭露暴跌財報,財測更是持續下修,同時國際大廠英特爾(Intel)、Meta等對於未來展望甚為保守,並啟動裁員大計,多家業者已承受不了度日如年低谷,選擇在第4季寒冬開始時,一次性自爆所有壞消息,期快速落底後再重振旗鼓。

如受困PC需求大跌與伺服器平台市佔流失危機的英特爾,10月底就下修2022全年業績預估,營收由年初時預估的760億美元,減少至630億~640億美元,且決定2023年削減30億美元營運成本,2025年前至多削減100億美元,裁員為撙節成本的一部分;NVIDIA與超微(AMD)同樣也對於未來半年保守看待。

另在手機方面,高通(Qualcomm)亦已大幅下修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預測,並宣布將凍結人事和縮減開支,而聯發科估第4季營收將季減逾2成。

低迷需求與滿倉庫存危機更全面衝擊二、三線廠,PC客戶比重甚高的義隆電,就主動在法說上宣布第4季將結束與晶圓代工廠先前簽定的3年長約,違約金將認列業外損失,估第4季可能將出現小虧。

驅動IC廠敦泰手上庫存逾70億元,預計2023年下半才有望消化完畢,因此也宣布認列庫存跌價損失,使得單季每股稅後淨損13.57元,創下歷史虧損紀錄,導致前3季每股虧9.53元,為目前業績狀況最為嚴重的IC設計業者。

值得注意的是,庫存修正風暴也在第3季燒向晶圓代工,驅動IC比重較高的8吋晶圓廠世界先進首當其衝,8月時就提前明確釋出第3季業績與產能利用率走跌,庫存調整至2023年上半警訊,並在11月時再預告第4季營收將季減逾2成,同時下修資本支出並保守進行2023年晶圓5廠擴產計畫。

中芯第3季營收與獲利也低於預期,也坦言受到PC與手機市況低迷及美禁令升級影響,第4季營收將較第3季減少15%。

GlobalFoundries (GF) 第3季業績創高,第4季估持平,看似不受市況影響,但數日後卻宣布裁員且凍結人事,目標是降低每年約2億美元的營運費用,市場紛認為,GF業績亮眼卻裁員,顯見未來營運能見度不高,2023年業績可能轉跌,幅度更可能超乎預期。

台積電也預估第4季營收持平,半導體庫存第4季開始修正,其7/6奈米產能利用率確實下滑,係因PC、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萎縮。

半導體業者表示,多隻黑天鵝盤據多時,已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寒冬,不少業者雖然未陷虧損極端,但在客戶停止拉貨、砍單與跌價衝擊下,第4季營收將明顯下滑,打回原形。

諸多業者為縮短業績低溫時間點,第4季會引爆所有危機,將最糟情況鎖在第4季,營收與獲利跌勢將超乎預期,希望第1季能由谷底緩步回升,以此來看,11、12月眾廠營收將相當慘烈。
 

Top